2018年3月28日 星期三

經濟18-03失業與就業-選擇題

【四技試題】

A01.下列敘述,何者正確? (A)實質景氣循環理論認為,技術、稟賦、偏好等的改變會造成經濟的波動 (B)石油價格上漲所造成的物價膨脹是屬於需求拉動型 (C)勞動參與率=勞動力÷總人口×100% (D)結構性失業與循環性失業都包括在自然失業率中。[91商業]

(B)為成本推動型。(C)勞動參與率=勞動力÷15歲以上民間人口×100%(D)自然失業=結構性失業+摩擦性失業。

 

B02.自然失業率(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)包含下列那幾項?①摩擦性失業。②循環性失業。③結構性失業 (A)①② (B)①③ (C)②③ (D)①②③。[92商業]

自然失業=摩擦性失業+結構性失業

 

C03.下列何者不會影響自然失業率(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)的高低? (A)社會產業結構改變 (B)人口年齡結構改變 (C)景氣循環 (D)人們消費偏好改變。[94商業]

自然失業率=摩擦性失業率+結構性失業率+季節性失業率

景氣循環是影響循環性失業。

 

A04.有關景氣循環的敘述,下列何者為正確? (A)因新技術或環保法令等因素對生產力的干擾,會產生景氣循環 (B)景氣衰退的國內生產毛額一定比景氣擴張的國內生產毛額為低 (C)景氣循環的波動週期相當固定 (D)景氣衰退只會產生隱藏性失業。[95商業]

(A)為實質景氣循環。(B)不一定,景氣循環代表實質GDP上下波動,衰退期有可能比擴張期高。(C)景氣循環的週期不一定。(D)景氣衰退產生的是循環性失業。

 

C05.所謂自然失業率是指在充分就業之下,仍有失業人口存在,自然失業包括 (A)結構性失業與隱藏性失業 (B)循環性失業與摩擦性失業 (C)結構性失業與摩擦性失業 (D)結構性失業與循環性失業。[96商業]

自然失業=結構性失業+摩擦性失業

 

B06.小英剛從大學畢業,現在正在找工作,此種失業為 (A)循環性失業 (B)摩擦性失業 (C)結構性失業 (D)異常性失業。[97商業]

新舊工作之間的過度性失業,稱為摩擦性失業。

 

A07.已知某國勞動力為100萬人,自願性失業為30萬人,隱藏性失業為10萬人,放無薪假為3萬人,摩擦性失業為2萬人,結構性及循環性失業為5萬人。請問該國失業率為何? (A)7% (B)20% (C)37% (D)50%[98商業]

失業率=失業人口÷勞動力×100%(摩擦性失業+結構性失業+循環性失業)÷勞動力×100%(2萬+5)÷100萬×100%7%

 

A08.若一國就業人口180萬,失業人口20萬,非勞動力100萬,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? (A)勞動力200 (B)勞動參與率6% (C)就業率6% (D)失業率11.11%[98商業]

(A)勞動力=就業人口+失業人口=180萬+20萬=200

(B)勞動參與率=勞動力÷15歲以上民間人口×100%,資料不足無法計算。

(C)就業率=就業人口÷勞動力×100%180萬÷200萬×100%90%

(D)失業率=1–就業率=190%10%

 

B09.下列關於失業率的敘述,何者正確? (A)自然失業率是由循環性、季節性及隱藏性因素所造成之失業 (B)在自然失業率之水準時,表示已達到充分就業 (C)因景氣衰退或蕭條所造成的失業,稱為結構性失業 (D)剛畢業的學生暫時還沒找到合適工作,稱為結構性失業。[99商業]

(A)自然失業率=摩擦性失業率+結構性失業率。(C)因景氣衰退或蕭條所造成的失業,稱為循環性失業。(D)剛畢業的學生暫時還沒找到合適工作,稱為摩擦性失業。

 

B10.農曆春節過後很多人想轉換工作,因為轉換工作的空檔產生了失業狀態,下列有關此類型失業的敘述,何者不正確? (A)這種失業為摩擦性失業 (B)這類型失業與經濟不景氣有關 (C)這種失業為短期現象 (D)就業市場資訊愈不完全,愈會增加這類型失業。[100商業]

經濟不景氣是指循環性失業。

 

A11.下列有關經濟環境之敘述,何者正確? (A)就業率、所得水準等經濟指標,皆會與景氣變動的方向一致 (B)一般而言,失業率與物價上漲率會成正比,且兩者加總即為一國之痛苦指數 (C)充分就業是指一個社會中,所有人都有工作之情況 (D)當景氣處於衰退階段時,則企業會減少生產以致存貨會減少。[101商業]

(B)一般而言,失業率與物價上漲率成反向關係。

(C)充分就業是指一個社會中,只有自然失業率的存在。

(D)景氣衰退初期,消費減少,存貨增加;衰退後期,企業減產,存貨逐漸減少。

 

A12.以下有關失業的敘述何者為真? (A)自然失業包含摩擦性失業與結構性失業 (B)失業率是景氣動向的領先指標 (C)失業率與貿易逆差合稱為痛苦指數 (D)隱藏性失業是指景氣衰退所造成的失業。[102商業]

(B)失業率是景氣動向的落後指標。(C)痛苦指數=失業率+通貨膨脹率。(D)隱藏性失業是指學非所用,即邊際生產力=0

 

C13.小陳年滿21歲,因學業表現佳,提前半年從大學畢業,已遞出履歷求職,也獲得若干個面談機會。然而小陳要求起薪六萬元,而雇主最多只願意付三萬元,與小陳的預期落差甚遠。小陳認為工資過低,不願前往工作,只好再找尋其他工作。小陳的情形符合下列哪一種類型的失業? (A)結構性失業 (B)循環性失業 (C)摩擦性失業 (D)隱藏性失業。[105商業]

新、舊工作之間屬於摩擦性失業。

 

B14.下列有關失業之敘述,何者正確? (A)若失業率為10%,就業人口為90萬,則失業人口為9 (B)若勞動力為50萬,就業人口為45萬,則失業率為10% (C)小明剛從學校畢業正在找工作,小明是屬於結構性失業 (D)大華因經濟不景氣被裁員而正在找其他工作,大華是屬於摩擦性失業。[106商業]

(A)就業率=就業人口÷勞動力×100%90萬÷9萬×100%10%

(B)失業率=失業人口÷勞動力×100%45萬÷50萬×100%10%

(C)摩擦性失業:勞動者初次求職或轉換工作期間,因就業市場訊息不完全或勞動市場缺乏流動性,造成勞動者短暫性失業。

(D)循環性失業:因景氣衰退或蕭條造成的失業,最受經濟學家重視的失業型態,也是總體經濟政策要解決的失業。

 

A15.下列有關勞動與土地的相關敘述中,何者正確? (A)大明為25歲之現役軍人,大明不包括在勞動力的計算中 (B)自然失業率等於摩擦性失業率加上循環性失業率 (C)工資率上升之替代效果大於所得效果時,勞動供給線為負斜率 (D)地租為土地的買賣價格。[107商業]

(B)自然失業率=摩擦性失業率+結構性失業率。(C)工資率上升之替代效果大於所得效果時,勞動供給線為正斜率。(D)地租為土地的使用價格。

 

B16.下列敘述,何者正確? (A)若某土地價格為800萬,每年地租為20萬,則名目利率為4% (B)因人工智慧的應用導致部分勞動者失業,此種失業屬於結構性失業 (C)邊際生產力理論應用於所得分配時,適用於所有生產要素 (D)若某國之勞動參與率為60%且就業人口為600萬,則此國之總人口為1000萬。[109商業]

(A)名目利率=20÷8002.5%(C)適用於工資、地租、利息,不適用於利潤的決定。(D)就業人口+失業人口=勞動力,15歲以上的民間人口為1000萬。

 

D17.下列有關勞動與失業之敘述,何者正確? (A)自然失業中包含隱藏性失業 (B)某乙在自家商店每週工作20小時但不支薪,某乙為失業人口 (C)若勞動生產力為8而勞動投入量400,則總產量為50 (D)當工資率上升時,替代效果會使勞動者的休閒減少。[110商業]

(A)自然失業=摩擦性失業+結構性失業。(B)在自家商店上班,不屬於失業。(C)總產量=APL×L8×4003,200

 

A18.下列有關經濟波動的敘述,何者正確? (A)自然失業率為6%且勞動力為100萬,則摩擦性失業加結構性失業人口為6 (B)在充分就業下,總需求曲線向右移動,會使總產出與物價水準同時增加 (C)股價指數為景氣落後指標,而失業率為景氣同時指標 (D)季節變動為不規則變動之一種。[110商業]

(A)摩擦性失業加結構性失業人口=100萬×6%6萬。(B)充分就業下,總產出不變。(C)股價指數是領先指標,失業率是落後指標。(D)不規則變動:又稱為偶然變動,受到天災、人禍等外在偶發事件的影響,導致經濟變數呈現不規則變化的現象。

 

 A19.經濟學所謂的失業不包含下列哪一項? (A)因工資過低不願意工作 (B)因勞動者新舊工作轉換間暫時失業 (C)因產業結構改變,缺乏行業所需技能 (D)因景氣衰退,導致有效需求不足所形成的失業。[113商業]

(B)摩擦性失業。(C)結構性失業。(D)循環性失業。

 

【其他試題】

C01.行政院主計處資料顯示,我國失業率由民國91年的5.17%,下降至民國95年的3.91%。所謂的失業率提指 (A)失業人口÷就業人口×100% (B)失業人口÷總人口×100% (C)失業人口÷勬動力×100% (D)失業人口÷15歲以上人口×100%

 

A02.1980年以來,國內勞力密集產業持續外移,造成部分國人失業,此種失業是屬於 (A)結構性失業 (B)循環性失業 (C)季節性失業 (D)隱藏性失業。
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