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3月28日 星期三

經濟18-04物價膨脹與通貨緊縮-選擇題

【四技試題】

D01.菲利浦曲線(Phillips Curve)是說明那兩個經濟變數的關係? (A)物價上漲率與利率 (B)所得與失業率 (C)所得與利率 (D)物價上漲率與失業率。[90商業]

菲利浦曲線:短期內物價上漲率與失業率呈反向變動關係。

 

A02.停滯性膨脹的主要特徵是 (A)高失業率與高物價上漲率 (B)高物價上漲率與高儲蓄率 (C)高儲蓄率與高利率 (D)高利率與高失業率。[91商業]

停滯性物價膨脹是高失業率與高物價上漲率同時存在的經濟現象。

 

D03.下列敘述,何者錯誤? (A)若因戰爭使石油價格上漲,此易導致成本推動型的物價膨脹 (B)由於勞動市場訊息不完全所造成的失業,是屬於摩擦性失業 (C)貨幣數量學說主張貨幣數量與物價呈同向、同比例的變動關係 (D)停滯性物價膨脹的主要現象是高失業率與高產出變動率並存。[92商業]

(D)停滯性物價膨脹的主要現象是高失業率與高物價上漲率並存。

 

A04.比較需求拉動的物價膨脹與成本推動的物價膨脹,何者正確? (A)兩者顯示物價變動方向相同,但所得變動方向不同 (B)兩者顯示物價變動方向不相同,但所得變動方向相同 (C)兩者顯示物價與所得變動方向均相同 (D)兩者顯示物價與所得變動方向均不相同。[93商業]

(A)兩者物價P變動方向相同,但產出Y變動方向不同。

 

D05.下列敘述何者錯誤? (A)失業率與物價膨脹率之和,稱之為痛苦指數 (B)循環性失業因有效需求不足,政府可使用降低租稅政策加以改善 (C)短期菲利浦曲線(Philips curve)隱含所得成長率與物價膨脹率呈正比關係 (D)停滯性物價膨脹(stagflation)隱含短期菲利浦曲線是存在的。[93商業]

(D)停滯性物價膨脹是短期菲利浦曲線的例外。

 

A06.政府在國際收支赤字時應採取之對策,何者正確? (A)緊縮貨幣供給量 (B)將匯率往下調整 (C)放寬外匯管制 (D)增加公共支出。[94商業]

 

C07.為防止物價膨脹(inflation)發生,下列那一項為可行的政策? (A)降低社會有效供給 (B)提高貨幣供給量 (C)增加稅收 (D)採用貨幣貶值的匯率政策。[94商業]

(A)(B)(C)宜採緊縮性政策,總需求↓,貨幣供給↓,政府支出↓,利率↑,所得↓。(D)降低匯率,貨幣升值,不利出口、有利進口,GDP↓。

 

C08.需求拉動的通貨膨脹(demand-pull inflation)發生時,下列何者為正確? (A)政府可以調降再貼現率的對策來解決 (B)會發生經濟衰退現象 (C)是因經濟體系的總支出不斷增加所產生 (D)會發生總產出下降現象。[95商業]

(A)緊縮性政策,可提高重貼現率。(B)會使經濟繁榮。(D)總需求增加,總產出增加,物價上漲。

 

B09.下列敘述何者為正確? (A)通貨膨脹易造成國際收支盈餘現象 (B)通貨膨脹使實質所得與財富產生重分配 (C)通貨膨脹係指漲一次即停之物價水準提高 (D)工會要求提高工資而引起通貨膨脹,對物價水準與所得之影響方向均相同。[95商業]

(A)通貨膨脹不利出口,有利進口,易造成國際收支赤字。(C)通貨膨脹是一般物價水準持續且相當幅度的上漲。(D)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,造成物價上漲、所得減少,兩者變動方向不同。

 

D10.2007年的名目GDP1,100億元,實質GDP1,000億元;2008年名目GDP1,331億元,實質GDP1,100億元,失業率為3%。若GDP平減指數可反映物價水準,則2008年痛苦指數為 (A)10% (B)11% (C)12% (D)13%[98商業]

2007GDP平減指數=名目GDP÷實質GDP×1001,100÷1,000×100110

2008GDP平減指數=名目GDP÷實質GDP×1001,331÷1,100×100121

物價上漲率=(121110)÷110×100%10%

痛苦指數=失業率+物價上漲率=3%10%13%

 

B11.某國之痛苦指數為10%,失業率為5%,實質利率為3%,經濟成長率2%,請問物價膨脹率為 (A)7% (B)5% (C)8% (D)15%[99商業]

物價膨脹率=痛苦指數–失業率=10%5%5%

 

B12.下列有關物價膨脹影響的敘述,何者正確? (A)對於債權人有利 (B)對於債務人有利 (C)對本國的出口有利 (D)對於固定收入者有利。[99商業]

物價膨脹,對債務人有利,但不利債權人。

 

B13.下列有關痛苦指數的敘述,何者不正確? (A)溫和的通貨膨脹率不會傷害經濟繁榮 (B)停滯性通貨膨脹會使痛苦指數下降 (C)痛苦指數愈高,人民感受到的生活困難更嚴重 (D)惡性通貨膨脹會引起社會動盪不安。[100商業]

(B)停滯性通貨膨脹表示高通貨膨脹率與高失業率並存,則痛苦指數(通貨膨脹率+失業率)將提高。

 

B14.若面對油電雙漲,造成物價上漲,這是屬於下列哪一型的物價上漲? (A)消費推升型 (B)成本推升型 (C)需求推升型 (D)需求改變型。[101商業]

油電費屬於廠商的生產成本,所造成的物價上漲為成本推升型。

 

B15.某國出現通貨膨脹的現象,該國擬實施抑制通貨膨脹的對策,請問下列哪一個手段是抑制通貨膨脹的對策? (A)政府宣布減少稅收 (B)中央銀行提高重貼現率 (C)中央銀行降低法定準備率 (D)增加政府支出。[103商業]

抑制通貨膨脹的對策,採緊縮性政策,減少政府支出,增加稅收,賣出債券,提高法定存款準備率及重貼現率。

 

B16.下列關於政府的敘述,何者錯誤? (A)老人年金屬於政府的移轉性支出 (B)財政政策是指政府使用貨幣供給等工具,來影響經濟活動的方法 (C)景氣燈號為藍燈時,為刺激經濟復甦,政府應採取擴張性的經濟政策 (D)政府與人民合資經營,但政府資本超過50%者屬於公營事業。[104商業]

(B)財政政策是指政府藉由調整稅收與政府支出,來影響整體經濟活動。

 

D17.若一國的非勞動力有200萬人,失業人口為10萬人,失業率為5%,摩擦性失業人數為2萬,結構性失業人數為4萬,痛苦指數為8%,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? (A)勞動力為400萬人 (B)就業人口為200萬人 (C)物價上漲率為5% (D)自然失業率為3%[104商業]

(A)勞動力=失業人口÷失業率=10萬÷5%200萬。(B)就業人口=勞動力–失業人口=200萬–10萬=190萬。(C)物價上漲率=痛苦指數–失業率=8%5%3%(D)自然失業率=(摩擦性失業+結構性失業)÷勞動力×100%(2萬+4)÷200萬×100%3%

 

B18.下列有關失業與物價問題之敘述,何者正確? (A)政府採取緊縮的財政政策可改善通貨緊縮的現象 (B)若失業率為5%,且就業人口為95萬,則勞動力為100 (C)停滯性物價膨脹時,高物價上漲率與高就業率會同時並存 (D)若物價上漲率為3%,痛苦指數為8%,則失業率為11%[107商業]

(A)政府採取擴張的財政政策,可改善通貨緊縮的現象。(B)勞動力=95萬÷(15%)=100萬。(C)停滯性物價膨脹,是高物價上漲率與高失業率並存。(D)失業率=8%3%=5%

 

D19.下列有關經濟波動的敘述,何者正確? (A)充分就業時的總合需求線為垂直線,此時總合供給的增加會使物價下跌 (B)發生停滯型通貨膨脹時,會出現高物價上漲率及高經濟成長率 (C)實質景氣循環理論主張創新活動為造成景氣循環的主要因素 (D)若就業人口為900萬、失業人口為100萬、物價上漲率為2%,則痛苦指數為12%[109商業]

(A)充分就業時的總合供給線為垂直線,此時總合供給的增加會使物價下跌。(B)停滯型通貨膨脹,會出現高物價上漲率及高失業率。(C)實質景氣循環理論主張生產力的干擾為造成景氣循環的主要因素。(D)失業率=100÷(900100)×100%10%,痛苦指數=10%2%12%

  

D20.近年在疫情影響下,一方面因封城等防疫措施造成原物料不足之現象,但另一方面當疫情逐漸受到控制後,進而又產生報復性消費大增之現象。下列有關此兩現象對經濟景氣影響之敘述,何者正確? (A)原物料不足會使總供給增加,報復性消費大增會使總需求減少 (B)報復性的消費大增會使總供給增加,並造成成本推動型之物價膨脹 (C)若一國已經處於充分就業下,報復性的消費大增會使此國的總產出增加 (D)兩現象皆會造成物價膨脹,中央銀行可採取提高重貼現率的政策來抑制物價膨脹。[111商業]

  

B21.若以2020年為基期,2021年的GDP平減指數為97。下列敘述哪一項為正確? (A)2021年通貨膨脹率為正數 (B)2021年通貨膨脹率為負數 (C)2021年通貨膨脹率為0 (D)每一元的購買力減少3%[112身心]

 

C22.關於物價膨脹與通貨緊縮的敘述,下列何者錯誤 (A)如果本國發生通貨緊縮,對企業家不利 (B)預期心理物價膨脹,是因為預期心理同時推升總需求以及工資等生產成本 (C)當總產出隨著物價水準一起下降時產生的通貨緊縮,可以利用成本下降加以解釋 (D)停滯性物價膨脹為「高物價上漲率」伴隨「高失業率」,是一種成本推動型物價膨脹。[112商業]

(C)通貨緊縮係政府採取緊縮性政策,抑制物價上漲所造成。

 

D23.已知甲國在2023年之名目GDP1080億元、2022年之名目GDP950億元;其物價指數以2021年為基期,2022年之物價指數為95,而2023年之物價指數為120。下列敘述何者正確? (A)甲國2023年實質GDP1000億元 (B)甲國2023GDP平減指數為110 (C)甲國2023年以實質GDP年增率衡量之經濟成長率約為14% (D)甲國2023年以實質GDP年增率衡量之經濟成長率為–10%[113商業]

 

【其他試題】

A01.物價上漲但消費購買力未增加,這種經濟狀況,稱為 (A)通貨膨脹 (B)通貨緊縮 (C)蕭條 (D)失業。[105原民]